好冷的標題。但隨想隨寫,乃網文本色。

因為小小的個人因素,這個月短暫回台了一趟。絕大部分的朋友都不知道這件事,因為我估計不會有時間出門和別人見面,為了省事,乾脆就不要講。果然,到返米的前一天都只能和幾個人打打電話聯絡一下,甚至沒有時間寫我的作業和翻 pytut。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by yungyuc at 23:55, 0 comment, 0 trackback.

下雪。

雖然北緯 40 度聽來不是苦寒之地,但對這個地方的天氣來說,進入初冬,積上半呎深的雪卻似乎不是困難的工作。舉目望向窗外,原本的黑頂紅屋綠草,一下子就全被換成白色的棉雪。記得昨天我還在抱怨這邊的雪怎麼只有沙粒那麼大,雪花都不雪花的,這會兒馬上就來一個好。

雪花一團一團的飄下來,真像棉絮一樣。半天就積了半呎深,可見這雪下得也不小。雪積在各個地方,被風一吹,呼地就一大片細雪飛走。

不過冰雪好看,卻不是人群之友。雪壓成冰,不但人走會打滑,車走也會打滑,時時可以看到滑出路面的車輛在努力地搬回正路。

外頭真冷。能源果然會是個問題。

Posted by yungyuc at 22:09, 0 comment, 0 trackback.

http://virtuawin.sourceforge.net/

這是一個 virtual desktop 軟體,Windows 下用的。它用 Win+Arrow 來作快速鍵真是太對我的胃口了。

用一陣子看看它的穩定性如何。

Posted by yungyuc at 03:20, 3 comments, 0 trackback.

紛至沓來。

事情不是不來,就是都會說好一起跑出來。上一次刻 blog 又是月初的時候了,這段時間就只是忙忙忙,忙完一個忙下一個。如果不想一些辦法,總有一天這個地方要鬧空城了。

最近認識了很多國內出來的朋友。不認識不知道,認識了才知道中國真是一個很大的地方,而且北京比青海還要冷。

上禮拜看見系裡面弄了一張世界地圖,系辦的人說之後他們會提供圖釘,讓所有學生把自己家釘上去。我也該搞一張放家裡,再加上米州地圖、中國地圖和台灣地圖。

先來想想哪裡可以貼。

Posted by yungyuc at 11:52, 0 comment, 0 trackback.

很開心,計畫提前了。

一直想開始把 Python official documentation 翻成中文。然而,一來文量很大,約有一千五百頁左右,二來之前的文件是用 LaTeX 寫的。我愛 LaTeX,但用 LaTeX 寫中文真的很頭痛。拿 LaTeX 的原稿來翻譯,以後大概不要想維護了;不要說找人接手,放個半年,自己都找不到 diff 出來的東西中文會在哪裡。

前幾天在某站某版看到有人喟嘆 Python 在台灣的拓展停滯不前,便試探性地詢問是否有人想要開始翻譯 Python official documentation。意外地得到了許多正面的回應。

以我自己的計畫,至少要再過個半年多,我才會慢慢開始著手這件工作,看看三四年之後能不能一個人搞完。但既然有興趣的人還不少,就乾脆組織一下開始作作看。如果天佑吾蟒,說不定幾個月後看不懂英文文件的人就不必讀五個次版號前的入門文件了。

雖然計畫提前了,但我現在能作的只有把腦袋裡的想法整理出來而已,事實上根本沒有時間動手翻譯。我先把這個計畫定名為 pydoccht,作了一份計畫大綱,先請有興趣的朋友來發表灼見,批評指教。在跳下去作之前,先把彼此的想法確認清楚,我想比翻它個五頁十頁還重要得多。對熟手來說,一份 pytut 才一百多頁,弄個初稿兩個禮拜也就差不多;熱血一點,關在家裡半年也可以把全部的文章都翻完。

僅僅翻譯,對本地 Python 推廣的幫助,不如設法建立一個持續運作的中文 Python 文件組織,不但翻譯,也要不斷地對文件進行增訂。我希望 pydoccht 可以成為這樣的組織,或是幫助建立這樣的組織。不總是聽人說不想用 Python 開發系統,因為怕找不到人繼續維護嗎?如果中文版的 Python 文件又完整又新,就讓文件來訓練新人吧 (茶

我的 pydoccht repository 放在 http://hg.seety.org/translating/pydoccht/。計畫的大網如後述,同步刋於 python.tw@ggroup,也可移至該串討論。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by yungyuc at 10:42, 1 comments, 0 trackback.

SciPy 0.6 出了一個半月啦,我今天才發現。

除了 DeprecationWarning 不見去之外,還沒有看到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Posted by yungyuc at 10:42, 0 comment, 0 trackback.

五個瀏覽器。

一台電腦。

我可以為網站分瀏覽器來用了。

Posted by yungyuc at 03:58, 0 comment, 0 trackback.

我昨天好像只是寫爽的,完全沒對 script 作說明。

有些人沒有 Python 經驗,如果想試試這個 script,請依以下步驟操作。

  1. 取得 Python 並安裝。Linux 的使用者大概不必安裝就會有 Python,但 Windows 的使用者請到 Python 的老巢抓 installer 下來安裝。我用的是 Python 2.5.1,目前的最新版。

  2. 取得 EXIF.py。這個檔案是個簡單的程式庫,方便 Python 程式讀取檔案裡的 EXIF 資料。google 一下就找得到這個檔了,不過我也快取了一份下來。

  3. 把 cpbyexif.py 存起來,記得要和 EXIF.py 放在一起。

  4. 打開指令行環境,切到 cpbyexif.py 所在的目錄下。執行

    cpbyexif.py <source dir> <target base dir>
    

    <source dir> 是放來源影像檔的目錄;<target base dir> 是要複製至的目錄。執行以後,<target base dir> 裡會自己建出 YYYYMMDD.model 這種格式的目錄,分日期放照片。

額外還有第三個可忽略的參數,是以 YYYYMMDD 格式指定的日期。如果加了這個參數,只有在這個日期後的照片會被複製,之前的都會被忽略。這當然是為了因應我不殺記憶卡裡的照片。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by yungyuc at 10:47, 0 comment, 0 trackback.

硬碟裡還有一大堆照片沒有整理。也許數位化的生活真的帶來了不少便利吧,不過順便也帶來了不少壓力。譬如整理 5.47 GB 照片檔的這種。

其實也不是很大的數量,不過一想到有幾千張,就會失去整理的力氣。

已經有很多照片沒有整理了,但每天還是會不停地東照西照。現在則是連把照片從記憶卡裡複製出來都嫌有點麻煩。但你也知道照片放在記憶卡裡是多麼不保險,不但記憶卡不可靠,機器本身說不定也會掉,各種風險都會讓珍貴但沒有時間拿出來看的照片啵地一聲,不見了。無論如何,還是要把照片存到硬碟,而且還要存到兩顆硬碟裡,才能讓人心裡有一點點的安全感。

為了避免一個目錄裡出現好幾千張照片的狀況,我所有的照片都分日期放。幾年前這是個好主意,但過了幾年就不總是那麼好了,尤其是沒時間一個個去看照片的日期再 copy/paste 的時候。於是 Python 又出來救援了。用 EXIF.py 來寫個小指令稿就可以簡單解決這個問題。寫完很開心,所以多花十幾分鐘把這個 script 放上來。也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夠把照片整理完。

Posted by yungyuc at 12:22, 5 comments, 0 trackback.

Skype4Py: http://skype4py.sourceforge.net/

真好玩。不過不是玩得很好,而是好容易玩 :p

這個 package 要用 Python 2.5 (猜測是因為 ctypes)。用 setuptools 下 easy_install -Z Skype4Py,再抓個範例回來改改電話號碼,執行範例,你的手機就會出現從 skype 送出來的簡訊了。

當然你得有 SkypeOut :)

Posted by yungyuc at 05:12, 3 comments, 0 trackback.
Change to page (10 entries in each page): 1 2 3 4 5 6 7 8 9
© hover year to navigate month: powered by dja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