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Pheromone ... 是清水愛和笹島かほる的合體之後動畫化的結果。

很好笑的故事:「為了正義作什麼都可以」的費洛蒙使者和「爸爸,我們會努力完成您遺願」的壞蛋家族,每集各半地表演自己的戲份。看來沒多久就要碰到一起了,畢竟音子和薰子在同一家店裡打工。

系列構成是あかほりさとる,他的作品總是突發奇想,比較有印象的是爆れつハンター;本作帶著美少女動畫的「傳統」卻不至過於庸俗,還有令人激賞的關智一。在強烈的反差情節下,自然地喚起觀眾心裡的一些想法。

不是庸俗的想法呢 :)

Posted by yungyuc at 23:46, 0 comment, 0 trackback.

亂說的,其實我對 X 和 Linux 都一竅不通。

不過,在 vserver2 裡面跑 xorg 的話,得把 /proc/bus/pci/*/ unhide 出來,否則就會有

(EE) No devices detected

以及

Fatal server error:
no screens found

而基本上是因為

(II) Primary Device is: ISA

也就是 xorg 找不到我們那些 PCI 裝置所造成的。

這不是因為 xorg 組態錯誤,而是 pcilib 開不了 /sys/bus/pci/devices/proc/bus/pci/*/。Debian 預設安裝的 util-vserver 並不會讓 vserver 看到 PCI bus,我們得手動修改 vprocunhide,才能夠 lspci

為了 unhide PCI bus,我們要在 /etc/vservers/.defaults/apps 裡建一個 vprocunhide 目錄,並建立一個 files 檔案:

$ mkdir /etc/vservers/.defaults/apps/vprocunhide
$ cd /etc/vservers/.defaults/apps/vprocunhide
$ cp /usr/lib/util-vserver/defaults/vprocunhide-files files
$ echo "/proc/bus" >> files
$ echo "/proc/bus/pci" >> files
$ echo "/proc/bus/pci/*" >> files
$ echo "/proc/bus/pci/*/" >> files

/proc/bus/pci/*/ 加進 unhide 列表裡。雖然大花頁說結尾是 / 的項目會被遞迴處理,但只寫 /proc/bus/pci/*/ 在我的 sarge+sid 上是不行的。

這樣搞一下以後才能用 xserver-xorg

小小抱怨一下。本來也不想昇級 xorg 的,無奈它前幾天進了 testing;不昇級的話沒辦法 dist-upgrade :p

Posted by yungyuc at 19:47, 0 comment, 0 trackback.

使用 linux-vserver 要注意的小地方。

在 Postfix 的設定檔 main.cf 裡要用 inet_interfaces 指定 host OS 和 vserver 繫結的 IP 位址。host OS 要繫結

inet_interfaces = 10.0.0.1, 127.0.0.1

而 vserver 不要繫結 loopback:

inet_interfaces = 10.0.1.1

如果在 host OS 裡 inet_interfaces=all 的話,vserver 裡的 Postfix 會一個 interface 也拿不到。

Posted by yungyuc at 12:02, 0 comment, 0 trackback.

標題很難懂吧。看起來蠻有推理小說的味道呢。

自從把桌面環境從 Windows 換到 Gnome 之後,Firefox 無預警當機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原本在 Windows 下的 Firefox 雖稱不上金鋼不壞,但也很少叫我填問卷;到了 Etch 下面以後,畫面卻會常常一閃,噗地整支程式就消失了,只留下一個類似

SetWindow
Destroy
The program 'Gecko' received an X Window System error.
This probably reflects a bug in the program.
The error was 'BadShmSeg (invalid shared segment parameter)'.
  ... blahblah ...

這樣的錯誤訊息 (這還要在 console 下啟動 firefox 才看得到)。

原本還以為是遇到了 GTK+ 的 bug,但我還在用 libgtk2.0 2.6.8,怎麼會呢?原來我太嫩了,連有名的 flash death 都不知道 [1]

沒花幾分鐘,困擾了幾個禮拜的問題就迎刃而解。自由的 Flash plugin 會殺死 Gecko 核心的所有瀏覽器,解法 [2]

apt-get remove libflash-mozplugin

然後

apt-get install flashplugin-nonfree

現在可以去看無名小站了 :)

[1]http://bugs.debian.org/cgi-bin/bugreport.cgi?bug=289608
[2]http://lists.debian.org/debian-amd64/2005/07/msg00430.html
Posted by yungyuc at 21:41, 0 comment, 0 trackback.

煩死了,決定把問題記下來先。

在 vserver 裡面安裝 testing 之後,有時候會讓 debconf 在 UTF-8 locale 下的運作不正常;現象是 Dialog frontend 無法正確執行,以致於組態工作失敗。apt-get 和 dpkg 喚起的 debconf 都一樣會發生這個問題。

麻煩的是我沒辦法重現這個現象;有時候只發生在 vserver 裡面,有時候 vserver 和 host OS 都會出現,有時候又只有某些 vserver 會發生。或許這個問題和 vserver 無關也不一定。

暫時的解決之道是作一個 alias:

alias csudo='LANG=C LANGUAGE=C LC_ALL=C sudo'

我習慣用 sudo 來管理系統,所以靠它來切換 locale 也算是個方式。

Posted by yungyuc at 10:21, 0 comment, 0 trackback.

想要保持系統的穩定又能有新奇的玩意兒可以測試,那麼 linux-vserver 似乎是最佳的選擇了。

vserver 是一種強化的 chroot 環境,透過內容切換的方式實作出與 host OS 完全獨立的 Linux 環境。由於 Un*x 是一種檔案導向的作業系統,以 chroot 進行的檔案系統分離就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獨立性,而 linux-vserver 則進一步在 Linux 核心上動手腳,讓各個 vserver 環境能完全地獨立出來,就好像真的是不同的伺服器一樣。

linux-vserver 計畫:「你可能會想,虛擬伺服器看起來很酷,但大概不是對所有人都有用吧。!」vserver 真的很有用,對一般 (Debian 的) 使用者來說,它至少可以讓系統更加強固穩定:安裝 host OS 作 container,再使用 vserver 進行日常工作。至於眾多亂搞系統的愛好者,更是容易理解 vserver 的好處。

有了 vserver,我們就可以採取以下的系統管理模式:

  1. 安裝基本的 stable:用穩定版的 Debain,處理基本的磁碟、網路等等管理作業;避免系統因為上游套件的一點問題而無法使用 (或不方便使用)。
  2. 在 stable 上安裝 linux-vserver。
  3. 在 vserver 裡工作:
    • vserver 裡面安裝的軟體,不會影響 host OS。
    • 儘量測試新東西;怎麼玩,系統都不會壞。
    • 用 vserver 提供網路服務;即使被 hacked-in,也只是隨時可以清除重來的 vserver 出問題。

非常好用。因此我寫了這篇文章,介紹如何在 Debian 下使用 vserver。大家都應該花點時間來了解一下這個棒技術,你不會後悔的。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by yungyuc at 12:32, 2 comments, 0 trackback.

Encoding Problem in gslin.org 讓 gslin.org 在我的 bloglines.com 裡跑出一堆問號。

我還沒有在 ZODB 裡遇過這種問題,萬幸萬幸。

Posted by yungyuc at 21:41, 0 comment, 0 trackback.

Java支持者BEA放眼替代語言 (original: Java devotee BEA eyes scripting languages)。

以 IDE 來說, eric3 還不錯用,highlighting, folding 等功能都有;只是我不太慣。寫些小程式還是 vim 最好用。

IDE 環境對網路應用程式的開發人員來說可能最重要了。BEA 和微軟開始投資在 JythonIronPython 上,相形之下 Zope 似乎就很可憐;但 Zope 這個一體成形的應用程式伺服器才是真正方便好用的平台呀。

Posted by yungyuc at 23:42, 2 comments, 0 trackback.

準備要搬家了。

這幾天一直在打包、整理。清出了許多物件,也很高興地把久未使用的雜物放進藍色的塑膠袋裡。

不過,原本漂亮的客廳、書房、走廊,現在統統堆滿了一箱箱一袋袋的東西,回到家除了打包,就是螞蟻搬家。什麼事也不能作,各種有趣的工作也都停擺了。雖然我喜歡整理東西,不過這種不方便的狀態還是相當地困擾。

最重要的是,因為電話要移機,也會有幾天可以 不必上網路 了。會停多久不得而知,總之這邊會有一段時間不能更新。基於我的無規律更新狀態,如果中華電信動作快的話,說不定沒人會有感覺吧。

Posted by yungyuc at 12:13, 0 comment, 0 trackback.

在 Linux 上跑 Zope 的時候,時區設定是個麻煩的問題。在 Linux 上的 GMT 時區偏移中的負號代表超前 GMT;正號代表落後 GMT。不過就一般的 ISO-8601 和 RFC-2822 日期時間格式來說,負號代表落後 GMT;正號代表超前 GMT。舉個例子來看:

$ TZ=GMT-8 date --iso-8601=seconds
2005-08-03T15:11:13+0800
$ TZ=GMT-8 date --rfc-2822
Wed, 03 Aug 2005 15:11:19 +0800
$ TZ=GMT-7 date --iso-8601=seconds
2005-08-03T14:11:21+0700
$ TZ=GMT-7 date --rfc-2822
Wed, 03 Aug 2005 14:11:26 +0700

Zope 的 DateTime 模組取用的設定習慣是後者,也就是與 ISO-8601 和 RFC-2822 一致,這就和 Linux 時區設定相反了。而且, DateTime 不接受 TZ 那種 CST-8 的設法;更有甚者,在把 TZ 設為 GMT+/-n 的格式時, DateTime 會認定目前的時區為 GMT 。如果我們用 GMT-8GMT+2 這一類的 TZ 字串來設定時區,在 Zope 裡面都會不正常。

Note

TZ 設為 CST-8 這種格式時,Linux 會認定 CST 為時區的名稱,而與 GMT 偏移 -8 ,即超前 8 小時。我們可以用這種寫法來自訂時區的名稱,例如 Taipei-8

我們在調整 Zope 時區設定的時候,通常會在 $instance/bin/runzope 指令稿裡加上

export TZ="Hongkong"

獨立進行設定,不直接繼承環境的設定。因為 DateTime 與 Linux 時區的語法不一致,所以我們儘可能得用 DateTime 與 Linux 兩方都接受的代名。以台灣和大陸來說,就是 Hongkong

不過... 事實上世界沒有如此美好。有些舊的系統 (Linux) 沒有 "Hongkong" 這個時區。怎麼辦呢?用 TZ="Hongkong-8" 讓 Linux 知道自己的時區 (超前 8 小時);同時讓 DateTime 取得到 Hongkong 字樣。

在設定時區的時候還發現了有趣的現象, DateTime() 出來的東西有時會和 Plone skin 裡 toLocalizedDate.py 的傳回值不一樣;這是因為 toLocalizedDate.py 呼叫的 CMFPlone.PloneUtilities.localized_time() 裡面有一行

return DateTime(str(time)).strftime(format)

用到了 DateTime().strftime() ,而這個函式就是 Python 的 time.strftime() 。它可以取到外部 Linux 系統正確時區下的時間值。

Posted by yungyuc at 18:34, 0 comment, 0 trackback.
Change to page (10 entries in each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hover year to navigate month: powered by django